【鹿港窯】交趾陶開運擺飾-七巧獅 【4慶】
產品網址
http://tw.partner.buy.yahoo.com/gd/buy?gdid=1781468&mcode=MV9iNXkrdVpEU2tsMC9FUlVFc2pmSTY2Y0dRUmpHUnA5Tyt3N0FMbFVFQWVzPQ==
台灣國寶交趾陶,附精美包裝~收藏送禮兩相宜
犀角﹝慶﹞中國樂器代表勝利、喜慶
內容簡介
【鹿港窯】交趾陶開運擺飾-七巧獅 【4慶】
【鹿港窯】交趾陶開運擺飾-七巧獅 【4慶】 特別聲明:因為交趾陶係純手工製作,成品會有手捏紋路,小土裂偶爾會出現,那屬正常現象。手工彩繪上色,色彩、造型每件作品無法一模一樣,每件皆為大師精心製作的藝術作品,經自然窯燒而成,成品會略有色差與筆觸,釉色屬於自然流動變化,成品色澤較深或較淺均屬正常。 故實際出貨顏色以燒成品為主。
|
|
|
【七巧獅】七巧獅由七種吉祥物四藝﹝琴、棋、書、畫﹞、犀角、葫蘆、石敢當等所組成,象徵吉祥如意。 四藝即琴﹝中國古琴﹞、棋﹝圍棋﹞、書﹝木板棧裝書﹞、畫﹝立軸中國畫﹞四物組成。它是中國幾千年來傳統文化生活的部份。是歷代文人雅士必備之物。它象徵生活安逸,並且有高度知識和修養。博學多聞、智慧的象徵。犀角﹝慶﹞中國樂器代表勝利、喜慶。葫蘆= 寓含納福。石敢當= 『驅邪』『鎮魔』『迎福』『納喜』的相徵。
獅子的由來 按獅子本非中國所產,西漢時由西域進貢,但中華文化很快就把獅子同化為避邪和守門的吉祥動物。六朝的巨型石獸雕刻,多半都取象於獅子而稍加變形,但威猛的雄姿,則保留了萬獸之王的意象。佛教普賢菩薩的獅子坐騎,也多半是中式獅子。到了宋以後,獅子便成為民間寵物了,和獅子狗的造型更為接近:母獅像貓狗一樣玩弄小獅享受天倫之樂,猛獸獅子的造型則更為天真可愛。民間舞獅是獅子蛻化為寵物之極致,使狂野不群的猛獸成為民間生活的一部份。
中國化的獅子,是文化親和力的偉大象徵。東北亞的韓國、日本、琉球、東南亞的泰、緬、越、寮等國的獅子都是中國化的「獅子文化」的延伸。人文的「中國獅子文化」不但是東南亞文化共同體的象徵,也反應了中華文化和平敦厚物我一體的特色。其實歐洲也不產獅子,但西方文化中的獅子因為造型寫實的關係,獅子仍然是自然客體的形狀,物我是分離的,也沒有和民間生活、遊戲結合的跡象,雖有貴族皇室以威猛的獅子作標誌,但並沒有普遍的形成「西方的獅子文化」。 中國獅子造型:有一點像獅子又不太像獅子,因為無從參考具象形體,只好發揮中國人豊富的想像力、創造力,將獅子造形「擬人化」 、 「擬神化」 、 「生活化」 、 「卡通化」 、 「寵物化」了,加進了明顯的人文色彩,達到了物我一體之境,是儒家中庸哲學之表徵 。
獅子是權勢的象徵 舊時,各宮殿衙署以及大戶人家的門外兩旁大多蹲放著石獅,卷髮巨眼,張口施爪。這類石獅本用於鎮宅驅邪,後因獅子在百獸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石獅也成了權勢的象徵。除了官府,一些廟門口、陵墓前、大橋上,均鎮以石獅辟邪。石獅作為官府的守衛,左邊是雄的,右邊的是雌的。雄獅左爪下有一個誘球,而母獅的右爪下是一個幼仔。獅子頭上的凸塊按照它所守衛的主人官階而定。左邊的獅子代表「太師」,這是廷中的最高官階;右邊的獅子代表「少保」是王子的年青侍衛。由於太師和少保在朝廷中具有很大的勢力,所以被看作高官的代表,人們就以石獅子來祝人官運亨通、飛黃騰達。
獅子舞 民間在吉慶的日子裡,常舉行獅子舞,人們套上五彩繽紛的獅子外套,模仿獅子行走坐臥、俯仰跳躍。其中,「雙獅戲銹球」的舞蹈,是人類生殖儀式的象徵。在很多吉祥圖中,畫著獅子滾銹球的紋樣,可以表示喜慶。
獅子在佛教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獅子之獲得民間普遍的信仰,和佛教有相當關係,在佛教的信仰中,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傳法則以勇猛獅子為座騎,佛菩薩也有獅子座,這是民間對獅子的認識之源頭。 東漢明帝派博士弟子等12人往筑取經,永平十年(西元67年)以白馬駝回佛經,於洛陽建白馬寺,佛教教義和中國文化接近,很快就獲得民眾的歡迎。佛典《傳燈錄》記載「釋迦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楞嚴經》也有「助佛轉輪,作獅子吼」,目的都在表示用獅子威猛的吼聲,震聾啟聵,喚起眾生的覺醒。 獅子與中國的關係應該要從兩方面談起,一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相傳印度阿育王就是以獅子做為圖騰,在國力所及之處立上一座獅柱,宣示勢力範圍,而據傳佛祖在印度講道時,獅子群集聽道,獅子也是佛祖的坐騎,說明了獅子是一種靈獸、神獸。隨著佛教的傳入,相關的文物、傳說就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另一方面,西漢通西域後,胡人將獅子作為貢禮,帶入中國宮廷。但由於獅子不服中國水土,很快便死去,因此真正見過獅子模樣的人並不多,就這樣以訛傳訛,傳入民間,這也是獅子在民間文物運用中造型豐富多變、各異其趣的原因,工匠、藝匠在雕刻時憑的全是想像力與各種傳說。唐朝後,道教也將獅子當成吉祥物,像是石敢當、風獅爺等都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基礎,到了宋朝後逐漸生活化,成為一種吉祥圖騰。
【交趾陶】陶器中的【交趾燒】原本是我國明末清初在福建或廣東一帶以塗上色釉而燒成的軟質陶器。其被稱謂「交趾燒」的原因是這種陶器大部分適用以裝填「香藥品」的容器、體積較小,當時日本通往南洋一帶的貿易船把它引進日本而被命名。而由於當時之作品嬌小玲瓏造型極美,所以被喜歡「茶道」的日本人大為賞識而用為「香合」,更由於交趾燒都有極美的造型,因此又被稱為「型物香合」。而其製作以「堆線放」框取圖案,再以敘路為界,再上釉色。而據說這種方法是繼承名匠「法華」的技藝法統。
交趾陶在十八世紀傳入台灣,主要用在廟宇的裝飾藝術,其間出了一位奇人葉麟趾先生〈民間尊稱葉王,約明末清初〉,葉王有雕塑泥土的天份,也醉心於古釉方的研究與實驗,使台灣的交趾陶在藝術上的成就遠遠超過發源地。
相傳,葉王在學甲慈濟宮燒陶,附近學甲兵鎮的一匹戰馬經常到廟埕前遊玩戲耍,葉王一時興起,便以這隻戰馬為樣,塑了一件交趾陶來裝飾慈濟宮,當作品完成之時,戰馬突然精神萎靡,奄奄一息, 見過葉王作品的人認為;葉王把戰馬塑造的太神似了,在釉燒的時候奪了戰馬的精氣。葉王望著這件完美的交趾陶,概然長嘆將之擲毀於廟埕之前。在此同時,那匹戰馬突然精神抖擻,雄姿依然。這個傳說將當時台灣交趾陶的燒製發揮到極致。
現今葉王的再傳弟子不多,台南縣(歸仁鄉)林智信、林俊良、林俊亨(勤牧)林俊輝父子就是其中之一,只有寥之拾來個,生於日據時代台灣陶瓷重鎮「紅瓦厝」 就是現今歸仁鄉。
交趾陶的特色在於一:製作過程類瑣(一)選土、篩土、練土、原雕、從模、土形、陰乾、素燒、釉燒(或再多次釉燒)。(二)牽涉的技藝很廣一雕塑製作,必需有塑造、雕刻、繪畫與燒陶多方面的工夫,缺一不可。(三)釉色華麗厚重有王者之氣,赤綠色宛如琥珀與翡翠。(四)胭脂紅以純金配製,且為日時代法國巴黎博覽會評為當時之國際特優色。
|
-->
▲ 收起內容▼ 展開特別推薦
商品規格
原廠編號:1043-1145-04
商品內容:【鹿港窯】交趾陶開運吉祥擺飾-七巧獅【4慶】
材料:黏土
作法:手工捏坏、手工搓毛、捲毛、手工彩繪
商品尺寸:大約10X6X9cm 手工製作±5%
重量:600g手工製作±5%
布錦盒尺寸:13x10x12cm手工製作±5%
總重量:1000g手工製作±5%
▲ 收起內容▼ 展開商品規格
留言列表